石头(骨料石子)的形状和粒径对混凝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,形状要求
1. 接近圆形:
石子的形状应尽量接近圆形,表面应平整、无棱角。这样的形状有利于石子与混凝土的粘结性,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。
2. 表面特性:
石子表面应具有一定的角度和平整度,这有助于增强石子与水泥浆的胶结力,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。
二, 粒径要求
1. 粒径范围:
- 一般认为,对于一般强度的混凝土,石子的.大粒径可以介于10mm~31.5mm之间,通常选择20~25mm的粒径较为常见。
- 当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(如60~100Mpa)时,石子的.大粒径不应超过20mm。
- 在普通工程中,石子的粒径选择还需考虑钢筋的间距以及构件的截面尺寸,以确保混凝土浇捣的密实度。
2. 粒径过小的影响:
- 如果石子的粒径过小,会增加石子的比表面积,从而消耗更多的水泥,导致成本增加。
- 过小的粒径也会使石子的加工更加困难,且如果清洗不干净,会增加骨料的含泥量,影响混凝土的质量。
3. 粒径过大的限制:
-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,如使用机械拌制混凝土时,石子的粒径不宜大于80mm。
- 石子的.大粒径还不得超过混凝土结构截面.小尺寸的1/4和钢筋间.小净距的3/4,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。
三, 其他要求
1.强度要求:
石子的单轴抗压强度是衡量骨料材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。高标准混凝土要求石子的单轴抗压强度不低于140MPa。
2.密实度:
石子的密实度越大,混凝土的密实度就越高,抗渗性和抗裂性也就越强。
3.耐久性:
石子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,能够抵御风化、侵蚀等自然因素以及混凝土内部热胀冷缩所带来的影响。
综上所述,选择合适的石子形状和粒径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。在实际工程中,应根据具体要求和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和设计。
5.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:
- 现代化的振动压模技术能够确保混凝土在模具中均匀分布,避免气泡和缺陷,从而提高石子的密实度和强度。
6. 加强石子的后期养护:
- 石材作为一种建筑材料,也需要适当的养护。对于用于混凝土中的石子,应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妥善的维护,如避免长时间接触水分、化学物质等,以防止其性能下降。
7. 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:
- 在生产过程中,应对石子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和监控,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。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,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。
综上所述,保证石子的强度和耐久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,包括选择合适的石子、控制含水率和粒径、优化混凝土配比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、加强后期养护以及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等。这些措施共同作用,可以确保石子在混凝土中发挥出良好的性能,为工程提供坚实的支撑。
破碎后的石子坚固性确实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,但这种影响取决于多个因素。
一,破碎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设备选择不合理,可能会导致石子产生裂纹、破碎面不平整等缺陷,这些都会降低石子的坚固性。此外,破碎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一些细小的颗粒或粉末,这些细粒料的存在可能会增加石子的孔隙率,从而影响其整体强度。
二,如果破碎过程得到妥善控制,使用合适的破碎设备和工艺参数,可以.大限度地减少这些负面影响。例如,选择合适的破碎比、合理调整破碎机的进料口尺寸和转速、确保破碎腔内石子的均匀分布等,都可以提高破碎后石子的质量。
三,破碎后的石子还需要经过筛分、清洗等后续处理工艺,以去除不符合要求的颗粒和杂质,进一步提高石子的坚固性和品质。
综上所述,破碎后的石子坚固性是否受影响,取决于破碎过程是否得到妥善控制以及后续处理工艺是否到位。如果这些因素得到合理控制,破碎后的石子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坚固性,满足工程需求。